上海佛教的历史渊源

2017-3-1 17:12  |  来源:上海民族宗教网


  截止到2014年底,上海佛教已开放寺庙所119所,教职人员1182人。佛教信徒约45.33万人,到佛教场所参加各类宗教活动者约551.2万人次。
  
  佛教在上海的传播可追溯到三国吴赤乌年间(238~251年),相传龙华寺和静安寺均在这一时期创建。随着上海地区经济发展,人口增加,和历代统治者对佛教的扶持,上海佛教不断发展。但总的来说,上海佛教在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不占重要地位。
  
  清末上海逐步成为中国经济、文化的重镇,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,因而上海佛教出现了带有明显时代特点的新景象。当时全国著名高僧大多卓锡上海,或经常莅沪讲经说法,著书立说,创办佛教院校,采用近代教育方式培育僧才,不少寺庙由剃度世袭制改为十方丛林制或恢复十方丛林制。同时,一大批知识渊博、信仰虔诚的佛教居士在上海创立佛教团体,创办佛教出版机构,出版佛教书刊,利用电台传播佛教,灌制佛教唱片,设立佛学图书馆等,佛教居士逐步成为弘扬佛法的重要力量。上海佛教还通过举办社会慈善事业,扩大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。经上海佛教界的种种努力,不仅促使上海佛教的高度发展,同时推动了全国其他地区佛教的发展。
  
  上海地区的佛教宗派,有法相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净土宗、禅宗、律宗等,密宗的传播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。然而,近现代上海地区的佛教传播却不拘泥于一宗一派,而是融通各宗,"教在华严,行在禅宗","台贤并弘,禅净双修","教演天台,行归净土"等多为沪上著名高僧所主张并身体力行,一些知名居士更是各宗兼弘。
  
  上海佛教界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。八年抗战期间,上海佛教界人士组织救护队、掩埋队、担架队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场,救护抗日战士,掩埋遇难同胞尸体,同时设立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,救灾济贫。圆瑛法师携徒明旸两下南洋募款资助抗日救国,被日本宪兵逮捕后在严刑逼供之下,仍然威武不屈,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,表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高尚人格。
  
  解放后,上海佛教法师与居士通过时事政策的学习、民主改革及各项社会运动,不断提高思想认识,从佛教义理中吸取有益于当代社会的积极因素,爱国爱教,积极参加社会活动,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。2014年全年捐赠慈善公益事业6227.1万元。
注: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。凡本网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文件资料,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
0

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

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

上海文艺网客户端
上海文艺网手机
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
责任编辑:沈彤
电话:021-61318509
邮箱:bjb@shwyw.com
广告投放联系方式:021-61318509 邮编: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
COPYRIGHT 2012-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。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,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。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、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。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-1 沪ICP备13019820号-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